如果谈起毒品,大家或许会想到。。。。。
罂粟的未成熟果实用利刀割破果皮,待流出的浆液稍凝固后,将其刮下,阴干,即成为生鸦片。
毒品不仅仅是鸦片那么简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鸦片,海洛因等原再加工的半合成类传统毒品之外,像冰毒,摇头丸等人工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新型毒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毒品有多种分类方式,按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分为镇定剂,兴奋剂和致幻剂。顾名思义,镇定剂可以使神经活动减弱,抑制身体机能;兴奋剂则可以使神经活动增强并且唤醒机体功能;致幻剂可以歪曲知觉并且在没有感觉输入的情况下引发感觉映象(凭空产生幻觉)。
海洛因是镇定剂里最强的一种,它有很强的耐受性。所谓耐受性,就是刚开始吸毒时,少量毒品就能使身体产生欣快感。
但如果长期吸毒,身体对毒品的感受就会变得不敏感,必须要不断增加吸毒剂量,缩短吸毒间隔时间,甚至改变吸毒方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果。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这种化学物质负责大脑的情欲,能够传递兴奋,愉快等信息,作用于人类大脑的“奖励系统”。
巴甫洛夫的狗(网络图片)—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从心理学角度可以体现“奖赏效应”对生物行动的影响
内啡肽是一种内成性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激素。吗啡(合成海洛因的原料之一),可待因一类的化学物质能像内啡肽一样间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使人产生欣快感。但是这类“冒牌货”会使内啡肽分泌减少甚至停产,打破机体维持稳态的负反馈机制,导致身体对疼痛更加敏感。
可卡因是一种威力强劲的兴奋剂,可卡因不但能促进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的释放,还能阻碍它们的重吸收,延长它们的效应,这将使人产生极大的欣快感。而过量的多巴胺从突触中流失的速度要远远快于突触前细胞重吸收的速度,所以几个小时之后使用者又会因为缺少它们而突然陷入一种更抑郁的状态,经常经历这种心理落差的人很容易产生心理依赖。
毒品的成瘾机制
图片来源:知乎
长期使用毒品会使大脑机能发生改变,破坏了机体平衡。最主要的改变就是细胞上的多巴胺受体的数量减少。久而久之,兴奋的阈值就会逐渐提高,刺激吸毒者吸入更多毒品。
毒品可能会使原本温馨的家庭
给家庭乃至社会留下难以弥合的创伤
据2017年3月27日国家禁毒办发布的《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截至2016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0.5万民,其中,不满18岁2.2万名,占0.9\%;18岁到35岁146.4万名,占58.4\%。
吸毒与犯罪宛如邪恶的孪生兄弟
国家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禁毒打击整治行动
4.14打击制毒专案工作 5.14堵源截流机制
6.27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 8.31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程
不管有怎样的艰难险阻,禁毒的小伙伴们风雨兼程,我们会一直在路上!!!
文字来源 | 知乎 百度知道 个人图书馆
图文 | 陈子钰
审核 |郭开先 赵泽梁
点击量:80401
Copyright © 中国美术学院安全保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