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最新资讯

社 交

国美三月 校园安全课堂——附中与专业教学基础部分别开展新学期安全教育课和网络安全宣教课

作者:校园安全处 时间:2025.03.28 点击量:568

阳春三月,春和景明。新学期伊始,各二级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主题班会,宣讲校园安全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近期,安全保卫部助力附中和专业基础教学部开展了安全教育第一课和网络安全专题宣教课。



一、附中新学期安全教育“第一课”




       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为切实增强我校师生交通安全与反诈防骗意识,有效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全力营造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3月17日,附中与安全保卫部特邀杭州交警西湖大队转塘中队及转塘派出所民警走进美院象山校区,联合开展"开学安全第一课"主题安全教育讲座,一至三年级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1.jpg

附中2025年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




     Part 01.



牢筑交通安全防线 护航师生平安出行


2.jpg

施钧警官作校园交通安全宣讲


     作为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校园交通安全直接关系师生生命健康。施钧警官通过"案例警示+情景教学"模式,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交通违法的严重后果,为我们带来一堂生动的交通安全课。

      该讲座系统梳理了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针对学生步行、骑行等场景,施警官重点强调相关安全守则:一是严格遵守交通信号,横穿马路必走斑马线,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二是骑行全程佩戴头盔,杜绝载人、看手机、"飞车炫技"等危险行为。




      Part 02.



构筑反诈防火墙 织密校园防护网


3.jpg

肖杨警官作防诈反诈宣讲


      面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智能化、靶向化的趋势,肖杨警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揭示学生群体受骗高发态势。讲座深度解析"游戏账号交易""刷单返利""冒充师长收费"等校园高发诈骗类型,揭秘诈骗分子实施精准诈骗的犯罪链条。

      为提升师生反诈"免疫力",肖警官现场传授"三不一多"防诈口诀:不轻信陌生来电、不点击可疑链接、不透露个人信息,多渠道核实信息真伪,推荐师生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关注"国家反诈中心""浙里反诈"等官方平台,及时获取新型诈骗预警信息。

4.jpg

讲座现场




二、专业基础教学部网络安全进校园主题宣教课



5.jpg



         为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文明上网,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3月21日,专业基础教学部联合安全保卫部特邀杭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宣讲团李警官,为2024级同学带来《网络安全进校园——从网络开盒讲起》主题讲座。


6.jpg

7.jpg


以案释法:揭秘“网络开盒”黑色产业链
      李警官结合近期"网络开盒"典型案件,通过"技术-法律-维权"三棱镜解析了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媒体、钓鱼网站等手段非法获取公民隐私数据的犯罪链条。还利用AI换脸技术伪造身份、搭建暗网交易平台的作案过程,警示学生"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并非法外之地"。

沉浸普法:构建网络安全“防火墙'
      讲座采用"案例”进行沉浸式普法。当大屏幕实时展示微信聊天记录被截取、手机摄像头遭远程操控的场景时,在场学生惊呼"原来危险就在指尖"。李警官同步传授包括个人隐私安全、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安全行为准测及自我保护等多版块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筑牢安全屏障。

法润青春:共筑清朗网络空间
      从社交平台碎片信息拼图,到谣言转发扰乱社会秩序,再到个人数据泄露被贩卖。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案例展示,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信息泄露的"蝴蝶效应"。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做到李警官现场传授个人信息保护"三不三要"原则:

 不轻信、不转发、不泄露;
 要加密、要核实、要留证。

      更要将这些准则融入到思维习惯与行为规范之中,以实际行动守护学校声誉,共同营造安全、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



大学生文明上网行为指南


1.依法上网,增强法律意识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发布和传播违反国家法律、影响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
2.文明交流,理性表达观点
      在网络上交流时,要使用文明用语,不侮辱、谩骂他人,不发表攻击性言论。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理性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诉求。
3.抵制谣言,不信谣不传谣
      不制造、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和谣言,对于不确定的信息,要先进行核实再发布或转发。
4.保护个人隐私
      不随意透露个人隐私和重要身份信息,也不窥探他人隐私。同时,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不打开不明网站和链接,谨防信息泄露。
5.拒绝不良信息
      自觉抵制有害身心健康的文字、图片、影音资料及各类淫秽、低俗信息,不浏览不良网站,不参与网上赌博等违法活动。
6.做到理性上网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和虚拟世界。对于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和话题,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不盲目跟风炒作。
7.积极传播正能量
      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分享积极向上的内容。可以参与网络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多为联动创平安 长效机制保稳定



      安全保卫部始终将平安校园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构建"教育+管理+实践"三维安全网络:每学期组织交通、消防、反诈、法治等专题安全知识宣教,实现安全教育进课堂;定期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强化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智防建设,完善校园智能安防系统,持续提升全校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切实保障校园安全。